首页 >> 脊萼龙胆

重庆提着菜篮子转身潼南做强工业造生态城碧冬茄属

2022-10-31 09:15:36 重庆    

重庆:提着“菜篮子”转身 潼南做强工业造生态城

潼南桂林片区的蔬菜基地记者?蒋雨龙?摄

潼南县奋进广场记者?张路桥?摄

潼南县县委书记辛国荣?记者?蒋雨龙?摄

10月23日消息:提起潼南,不少重庆人乃至外地人,首先想到的是“菜园子”。前日,潼南县相关领导也调侃称:“潼南蔬菜成为潼南的名片,也带来了烦恼,不少外面的人对潼南的第一印象是‘种菜的’,而对别的产业则没印象。”

其实,潼南不仅菜种得好,其工业也正在崛起。记者了解到,随着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划分敲定,作为城市发展新区的潼南按照“新型工业基地、生态文化名城、西部绿色菜都、川渝合作示范区”的定位,很快抛出了发展规划:提着“菜篮子”转身,依靠工业与城市互动、农业与旅游融合,打造重庆城市发展新区的“示范窗口”。

打工仔回乡种菜?6年进城买房

驱车从潼南县奋进广场出发,往北直走一刻钟后,钢筋混凝土的城市在视野中消失,映入眼帘的是碧绿菜畦。这里是潼南主要蔬菜种植基地——桂林街道双坝村。

“这个季节一般种莲白和萝卜,夏天则大多数种丝瓜或者辣椒。”正在菜地除虫的范绍营告诉记者,这季种了十几亩萝卜,“毛收入预计有四五万”。

今年49岁的范绍营在广东几个城市辗转打工近二十年。他说:“从一个月几百元到现在一个月三千多元,我都经历过,都只够在外头花,存不了几个钱。”

2006年,范绍营决定回家种菜,家乡不少村民在外地打工,他花比别人高一点的租金,将这些村民的地租下来,一家四口操起了种菜买菜的潼南式生意。范绍营说,一亩地一年有1万元的毛收入,除掉花费,远远超过打工。去年,范绍营在潼南城里买了一套三居室的住房。

挖掘蔬菜潜能?发展绿色旅游

在双坝村,范绍营的收入只能算中等。双坝村村主任刘中德告诉商报记者,双坝村有7840人,有20%~30%的人种菜种成了百万富翁,一半以上家庭存款超过十万元。“不少双坝人已经将种菜的活发展到周边的镇,有的甚至到铜梁乃至四川的遂宁等地租地种菜。”刘中德说,他也种了七八亩地,“一年有八九万元的毛收入”。

蔬菜产业已成为潼南的支柱产业。潼南县蔬菜产业局副局长张月英介绍,潼南蔬菜种植面积已超过85万亩,年产量超过180万吨,带来收入25亿元,主城区1/3的蔬菜都是潼南供应,还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

“潼南提供的绿色蔬菜,让市民享受到的是结果,现在我们要让市民享受种菜的过程。”张月英告诉记者,该县将延伸蔬菜产业链。引进一批市级或国家级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蔬菜产业附加值。目前,市农投集团的蔬菜精深加工项目已在建设。同时,发展冷链物流、社区直销店,利用农产品网上交易、连锁经营等方式,拓展销售市场,让“菜篮子”成为老百姓的“钱袋子”。

“在蔬菜产业上游,潼南打造了‘绿色’旅游产业,将调剂出千亩土地,供市民种菜。”张月英说,市民可在蔬菜基地包一小块地,自己翻土、耕种、摘菜,打造蔬菜休闲旅游。

拎着“菜篮子”?酝酿工业巨变

蔬菜带来数十亿元的收益,但幸福的潼南也有“烦恼”。

“提到潼南,不少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蔬菜、农业,而忽略了潼南发展工业的良好条件,因此目前潼南的工业整体上规模偏小。”潼南县发改委副主任杨小林说,市委四届三次全委会对潼南的发展做了新的定位,据此,潼南将拎着“菜篮子”,强化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做大做强工业,争取成为城市发展新区中工业化、城镇化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区县之一。

10月9日,大唐国际投资60亿建潼南天然气热(冷)电联产项目正式签约,一期建成达产后,预计年发电39亿度、年供热量为624万吉焦、年销售收入约30亿元。用潼南县县委书记辛国荣的话说,这个项目“是潼南工业的发动机”。

辛国荣称,天然气发电必然产生大量余热,可支持精细化工产业。同时,热能还将用于潼南的食品加工及冷链物流建设,保证潼南蔬菜的淡旺季供应均衡。

前日下午,位于潼南东南边的工业园区,工地上机器轰鸣。民丰化工、生民钢构、华祥特钢、开鑫电子等多家知名企业已入住。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已累计完成投资80余亿元,引进企业100余家。到2016年,园区拟建成12平方公里,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00户,亿元级企业50户。

杨小林告诉商报记者,根据新的功能区划分,潼南提出的工业发展重点是着力培育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精细化工、清洁能源四大产业和以现代灯饰(具)、农副产品加工、轻纺造纸为主的消费品工业,形成潼南工业“4+1”产业集群,到2016年实现4个100亿元+200亿元的总产值。

纵深

工业与城市互动

打造宜居生态城

产业发展往往会推动城市发展,潼南的城市建设如何推进?杨小林展示的规划图显示,潼南的县城被分成了大佛坝片区、江北新城片区和旧城—凉风垭哨楼片区。

“潼南的县城目前总体上形成了‘一江两岸三大片’的城市框架。”杨小林说,随着城区三座大桥贯通,潼南的新老城区已逐步融合。处在旧城最南端的潼南工业园区和江北新城东北边的江北工业园区将潼南县城向南北两边“拉伸”,大佛坝片区向西拓展,今后将逐步实现与双江组团连接。

目前,潼南县城建成区面积已达2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23万。杨小林介绍,潼南城市建设将分两步走,第一步,到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力争达到城市发展新区中等水平,GDP达到30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3万元、1.47万元,城镇化率超过53%,城区面积近3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近30万。

第二步,到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力争达到城市发展新区中上水平。GDP达到60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5.4万元、2.57万元,城镇化率超过63%,城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35万。

“坚持工业与城市互动,农业与旅游融合,工业主抓园区建设,农业主抓菜都建设,城镇主抓功能完善,商贸主抓商圈建设,旅游主抓景区建设。”杨小林介绍,潼南的目标是建成重庆生态宜居卫星城市。以“一江、一河、一库、一湖、一湿地”为重点,构建“山、水、城、人”和谐共处的山水城市,将潼南打造为成渝两地的“大氧吧”和“生态旅游目的地”,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

访谈

建川渝合作共赢先行区

潼南谋划打造100亿商圈

潼南,以蔬菜闻名,在市委四届三次全委会敲定五大功能区定位后,这个在城市发展新区中的农业大县,承载起重庆城镇化和工业化主战场任务。这样的定位对潼南有怎样的意义?前日,潼南县县委书记辛国荣就相关问题接受了商报记者专访。

新的定位有助潼南补短板

重庆商报:在您看来,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强县,五大功能区的划分对潼南而言意义何在?将给潼南带来怎样的发展机会?

辛国荣:在全市新一轮功能区域划分中,潼南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具有里程碑意义,必将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综合效应。希望能借此“东风”,实现经济社会大发展、新突破。

将潼南定位为城市发展新区,对潼南的意义可以概括为三点。首先,潼南区位独特,交通便捷,劳动力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强,人文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巨大。新的功能定位,各种内在潜能必将得到有效激活和最大释放,并转化为发展优势,给潼南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其次,目前,我县“一园三区”初具规模,工业产值不断攀升,工业成效逐步显现。城市建设拉开了“一江两岸三大片”的框架。城市发展新区是全市未来集聚新增产业和人口的重要区域,也是全市未来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四化”同步发展的示范区,必将有助于潼南承接更多的产业转移,吸纳更多外来人员,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第三,有利于推动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2011年,潼南被国务院确定为川渝合作示范区,我们与遂宁、广安等地级市竞争合作,一直处于劣势。这次被确定为城市发展新区,市里将着力打造川渝合作共赢先行区,必将增强我们竞争合作的士气和底气,拓展潼南开放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四大举措打好工业翻身仗

重庆商报: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骨架,在您看来,潼南该如何补齐产业短板?

辛国荣: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潼南的工业从无到有,逐步壮大,有了一定基础,但工业的“短板”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加快城市发展新区建设,我们将从四个方面着手,打好工业“翻身仗”。

第一,以园区平台的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筑巢”工程。利用各种有利政策,依托“一园三区”,调整优化园区布局,抓好征地拆迁安置工作,有序推进25平方公里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抓好园区融资平台建设,整合资金,重点推进园区道路管网、标准厂房、污水处理厂、园林绿化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功能,增强园区集聚承载能力。

第二,抓骨干企业。我们要实施“引凤”计划,抢抓沿海地区和主城产业梯度转移机遇,盯准盯牢一批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重大项目,特别是一些电子信息配套产业项目,想办法将其招引到潼南,以大项目带动大产出。比如,大唐国际热电联产项目,是我县首个百亿级项目,当前,我们将牢牢抓住这个项目,依托该项目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形成产业集聚,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

第三,抓产业集群。我们实施“育雏”工程,按照“绿色、低碳、环保”标准,改造传统产业,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扶持发展民营经济、微型企业,培育壮大规模以上企业,重点打造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等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提升工业经济总量。

第四,要素保障到位。潼南将推行“保姆”服务,对重点项目开设“绿色通道”,落实专人限期办结。做好入园企业用地、用水、用电、用气、通讯等生产要素供给,确保落地企业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发挥区位优势建百亿商圈

重庆商报:潼南地处川渝交界处,潼南如何体现川渝合作先行区的职能?

辛国荣:潼南是市里确定的与四川接壤的重点商贸城市,辐射人口有500多万。其实,我刚到潼南时就听到“潼南很不错,其实一条街”这个冷笑话。“其实一条街”道出了潼南发展的尴尬。以前,潼南县城一面靠山,一面临河,整个老县城为石板路,只有5平方公里,一条正兴街弯弯曲曲没有任何岔道。

按新的定位,到2020年,潼南要打造建城区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35万的生态文化名城,“其实一条街”将变成“七十一条街”。目前潼南正进行“35平方公里生态文化名城”的规划修编,投资10多亿修建莲花大桥、金佛大桥、东安大桥,加上已有的涪江大桥,将把南北两岸三个片区连在一起。

由于潼南缺乏大型商贸设施和上档次的消费场所,无法满足消费需求,城乡居民经常到周边地区购物消费。

全市没有高档商圈的区县已很少,完善城市商业功能、加快潼南商圈建设已迫在眉睫。我们已与隆鑫集团签订协议,隆鑫将投资45亿打造20万平方米以上的商业中心,并以此为中心,打造100亿商圈。

同时,我们还要依托区位、交通、产业等优势,特别要利用地处川渝结合部、背靠主城千万人口大都市、面向渝西川东千万人口大市场的优势,重点建设蔬菜批发市场、西南国际灯具城、火车站物流园三大市场,集中培育小商品、家居建材等一批专业批发市场,扶持发展镇级特色市场,逐步完善商贸流通市场体系。深化与邻近区市县在资源开发、产业转移、市场流通等领域的共建共享,尽快融入成渝城市群产业带,打造川渝合作共赢先行区。

太原看妇科比较好的医院

济南精神科专科医院哪家好

贵阳射精障碍哪家看的好

沈阳白癜风医院排行

杭州割包皮手术费多少钱

友情链接